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流派所重视和研究,并成为了不同流派之间的共同语言。
它不仅是建立咨访关系的核心元素,也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咨询技能之一。
为了助力每位咨询师更好掌握共情技术,提升咨询能力,沈家宏心理于年3月31日晚8点,特别邀请了金天老师与魏羽老师和沈家宏老师一起在视频号连麦直播《跨流派“慢谈”——共情在咨询中的地位与作用》
该直播持续一个半小时,一共有1.7万人参加,点赞数4.1万,该话题引起了大家在直播间的热烈讨论。
本文精选该直播部分内容分享给各位读者,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华内容吧~
金天老师—人本主义流派
金天老师对人本主义流派钻研得非常深,她从这个流派给我们娓娓道来共情在咨询中的作用和地位。
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概念就是:人是有自我实现倾向的。
那么自我实现倾向是什么意思呢?
金天老师说当她深入学习人本主义后,发现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说的实现不是指具体实现什么人生目标,而是指我们把内在的经验呈现出来。
我们内在有好多丰富的东西,这个部分可以称为经验,经验分为内在的经验和外在经验。
人本里说的自我,是指从你出生开始就有数不清的经验,包括直播开场前三位老师的沟通、大家参与的这场直播等等。
当我们经验了,其实都想表达所经验的东西,至少让自己知道,所以我们会写日记。
表达了的那部分经验才是自我,所以自我表达的越多,自我就越丰富。
其实我们所有的经验都是可以开放的,都是流动的,但是有些经验被贴上好的坏的、可以的不可以的、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标签的时候,这部分经验就会被压抑下去。
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把被人接受的经验表达出来、呈现出来。
没表达出来的东西很多,表达出来的东西很少的时候,自我就单薄了。如果一直没有机会表达那些被压下去的经验的时候,他就不觉得那个部分是自己的,也害怕是自己的。
那么,共情要共的就是这个部分。
来访者能讲出来的东西都是有情绪有情感的,可是他讲不出来的东西,或者他遗忘的东西,或者被压抑的东西,在咨询中如果不表达的话,他的自我就比较脆弱或单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出现症状。
精神分析是主张让无意识上升为意识,其实人本主义就是想让我们所有的经验都能够见光,它们都是宝贵的。
比如你昨天偷了万,但这样的话一般不会对外说,因为我们知道说了就会有麻烦。
类似这样不能说的话太多了,在家里不能说,在外面不能说,在同学面前不能说,当不能说的话太多时就会出现病理。
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说,咨询师要帮助他们把这些话表达出来,只要表达出来了,他们的自我就会比较强大,比较丰富,就有弹力了,就健康了,就能有创造性了,因为资源丰富了。
要做到这个并不简单,但是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认为在咨访关系里咨询师能做到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接纳和共情,他们就能表达出来。
为什么咨询师要真诚一致呢?
真诚一致包括自我共情,包括很深的,别人触不到的深沉的情感、愿望、想法,这些部分都能说出来。
咨询师体验的那些经验能够真诚地表达出来的时候,给来访者呈现出来的是说这件事情是可行的,咨询师是健康的、丰富的、活跃的、生动的。
那么来访者也会想成为咨询师那样。
所以咨询师要有深刻的自我探索,深刻的自我共情,很多被接纳的体验的时候,才能做到真诚一致。
无条件积极接纳是指那个真的部分、被压下去的部分有人接得住。
比如孩子对父母表达他们的失望、委屈、愤怒,但父母说你还想怎么样,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这是典型的不接纳。
人本主义流派认为共情是治疗或咨询的必要充分条件,没有共情就没有治疗或咨询,同时共情也是最难的。
金天老师认为共情一共分为以下几个水平:
第一,没有共情,只知道事实或者逻辑,但是不知道情绪情感;第二,很表层的共情,比如,你很高兴、很伤心、很难过、很生气等;第三,更深一层的共情,把来访者没有表达的情绪表达出来了;第四,在情绪层面更深入地共情,这个时候需要直觉、身体、认知等参与进来。
当来访者已经模模糊糊感觉到,但是他知道这里面具体有什么东西,如果咨询师能够共情到,那么来访者就会有成长、变化和突破。
这个层次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比较难做到,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训练。
金天老师从人本主义流派把共情在心理咨询中有如此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内在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给我们。
小编再次整理的时候都感觉醍醐灌顶。
魏羽老师——自体心理学
魏羽老师说当她被她的体验师共情了七八年后,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你想好好共情他人,首先你自己是曾经好好的被共情过的这句话的价值与意义。
海因茨·科胡特(Heinz.Kohut)是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说一个人的核心就是自体,早期自体是在一岁前甚至几个月的时候长成的。
如果在那个时候核心比较坚固,那么在后期的发展可能相对来说慢慢就稳下来了,地基就打好了。
但如果是核心出问题了,后期给再多的关照养育,他都会出现一些崩溃性的冲动。
比如说现在的小朋友割腕自杀,不仅仅是情绪不知道如何宣泄想通过这种方式舒服一下,他更深的层面是自体感觉到没有价值,没有被